2025-08-13 09:24:46 57443次浏览

?  中新社香港8月12日电 题:传统艺术怎样进行当代演绎?

  ——专访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前馆长吴秀华

  中新社记者 韩星童

  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前馆长吴秀华以往不论是在策展,还是在教学中,一直颇为重视传统艺术的当代演绎。这样的理念源于她在英国牛津大学求学时的所见所感——中外学者研究中国传统艺术的角度差异,不断拓宽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近日,吴秀华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表示,中西文化互动、古今对话是传统艺术延续生命力的方式之一。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当初为何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兴趣?又为何将明代及近现代作为您研究的重点?

  吴秀华:我本科就读于香港科技大学,那时学校要求我们修读一些跟主修专业不同的课程,于是我选择了艺术。那门课的老师教得非常好,给我们展示很多中国山水画,我被那些画作所吸引,就这样开始喜欢中国艺术,在硕士和博士阶段均选择了艺术。

  最开始,我最喜欢的是宋代山水画,但在香港中文大学修读硕士时,我考虑到香港很难看到原作,一般这些重要文物都在中国内地或海外,因此我只能选择相对靠后的朝代,比如明清时期。研究生毕业后,我留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工作过一段时间,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莫家良当时在主理一个研究宋代《淳化阁帖》的计划,他邀请我参加计划,负责研究《阁帖》对后世书法的影响,我那时便对明代书法产生兴趣,从零开始研究书法碑帖,包括书法的传统、技法、如何通过碑帖传承等。

  中新社记者:过去20多年香港文博领域迅速发展,积极与中国内地及海外美术馆、博物馆合作,引入不计其数的精品展落户香港。就您的观察,香港大众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了解和认识是否增强?

  吴秀华:从我学生时期到现在,香港社会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了解一直在不断增强。在我读书时期,喜欢中国传统艺术的人肯定是有,但我这一代不算多,当时西方艺术还是主流。

  这一情况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逐渐改变。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内地不少博物馆的藏品陆续在香港展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2007年故宫博物院借出“国宝”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真迹来港展出,引起极大轰动,参观人数创下香港艺术馆有史以来的纪录。从那时候开始掀起一股欣赏中国传统艺术的热潮。

  中新社记者:2022年开幕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是中国传统艺术及世界珍宝的一个汇集地,这对于新一代学者研究与推广中国传统艺术有何助力?

  吴秀华:举个简单的例子。我读书时因为研究需要,要查阅一些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书画真迹时,需要去翻阅故宫博物院出版的刊物,慢慢去找。然后,请老师写推荐信或主动联络对方申请以学术研究或交流的途径去北京看,看的时候也不允许拍照。不仅是故宫博物院,很多博物馆同样如此。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的都是故宫博物院的精品,这给研究学者、公众近距离接触文物的机会。那我们就能够通过推广和教育慢慢培养这些观众的兴趣。

  中新社记者:您早年在英国牛津大学获得艺术史哲学博士,您认为西方国家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了解及兴趣如何?中西方在文物研究、艺术策展、修复等领域,有哪些交流与合作空间?

  吴秀华:他们对于中国传统艺术是非常尊重和喜欢的。国外很早就有一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专家,且研究得很深入。比如,迈克尔·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以及我的老师柯律格(Craig Clunas)。

  当年我发现中外学者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方向很不同,中国学者聚焦作品风格发展和古代书画家的生平传记。外国学者的研究相对宏观,他们会将中国传统艺术放进世界史中进行理解。这一定程度是因为外国学者能接触到的一手中国古代书画研究资源相对匮乏,但也弥补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另一角度。

  近十多年,随着不少中国学者留学海外,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这种研究角度的差异越来越小。

  至于中西方交流合作,其实在艺术策展、文物修复等不同范畴已合作很多年,也取得一些共识。比如,我曾写过一篇论文研究上海博物馆与大英博物馆青铜器修复方法的差异。上海博物馆是要将青铜器修复到最美、最完整的状态,看不出修复痕迹,但大英博物馆的手法则是要让观众看得出修补的痕迹,留下历史印记。这两个角度的不同,根本上是价值观不一样。不过,近年来中西方之间理念也在慢慢融合。我认为,中西方日后的交流除了技术,更多的还是思想层面的探讨,因为我们不能把同一个理论套用到所有艺术品上,需要综合双方所长探讨出更多的研究方法和视角。

  中新社记者:您曾担任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馆长,您认为大学博物馆如何与大型博物馆优势互补,助力香港文化艺术发展?

  吴秀华:大学博物馆的角色非常重要,它应该与大型博物馆区别开来。大型博物馆面临一些实际的压力,比如要通过入场人次来证明一场展览是否成功,所以在策展、挑选艺术家时都会受到影响。

  但在这方面,大学博物馆的压力较小,所以有能力去做一些学术性、实践性较强的展览,哪怕这些展览偏离大众品味也不要紧。大学博物馆的任务就是为文化艺术界最前沿的知识和资讯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以及思考空间,同时它也承担为学生实习和国际研究合作提供机会的责任。

  中新社记者:在以往策展中,您一直坚持对传统艺术进行当代演绎,同样的方法是否也应用在教学中,由此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

  吴秀华:我之前策划过一个展览“皇帝碑刻·当代启迪”,很多人对碑帖没有兴趣,我们就想怎么样将它变得时髦一点、“贴地”一点。后来我们以3件跨越古今与“皇帝”有关的碑刻墨迹为引子,将文字墨迹及其拓片与一系列古代和当代艺术并置。这样呈现出来的展览不仅不会枯燥,还会成为“打卡”热点。

  带学生的时候,我也会鼓励他们在创作中融入现当代元素。比如让他们在创作小型版画时加入香港特色,美食、历史、风景等。我还带着他们一起策展,教他们如何通过社交平台推广展览等。

  中新社记者: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您认为过去这些年,香港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发展如何?还需要在哪些领域发力?

  吴秀华:香港在国际艺坛一直有一定地位,受惠于关税等优惠政策,香港的艺术品交易市场蓬勃,国际艺术展览也做得非常成功。比如,每年3月在香港举行的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作品多元,吸引很多海内外人士到访。香港有世界级的文化基建,策展水平也早就达到国际水平。香港的艺术创作在国际舞台上具有潜力,未来可通过科技赋能,如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拓展艺术表现形式,提升国际影响力。(完)

  受访者简介:

   吴秀华,曾任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馆长、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助理教授(研究)。她于英国牛津大学获艺术史哲学博士,于香港中文大学获中国艺术史哲学硕士,专研中国明代及近现代书画。多年来,她一直策划近现代及当代中国艺术展览,并从事教学工作。

东西问丨吴秀华:传统艺术怎样进行当代演绎?

九游哥老会官网

涩涩入口

当前位置:被窝色兰陵酒厂招聘2025最新招聘炮 阁 涩涩入口
看视频,赚现金。
应用截图
  • 涩涩入口
  • 涩涩入口
  • 涩涩入口
  • 涩涩入口
应用介绍

涩涩入口 乱伦 的搜索结果 - 91n 正在播放: 不怀好意的黄毛小哥暗藏摄像头偷拍和极品身材的女友啪啪 直接把她

台湾佬中文网名22

涩涩入口做一次爱片30分钟 韩无码

1.真人作爱试看60分钟
2.大奶美女一级交配片 边吃奶边扭身体哼唧怎么回事 操逼好爽水多多
3.成年女人毛色片免费 勾人尤物喷潮nph 与公在客厅添我荫蒂
4.啊啊啊嗯嗯嗯黄片大鸡巴 特逼特视频

涩涩入口口交技巧视频 娇妻一直被夫上司奸淫中出

1.欧美亚色色电影网
2.女人和猪性爱8AAA级片 骆驼趾系列之大肥阴户 明明说好只是赠一赠免费动漫
3.啊~好疼啊~好大~想艹~啊我的小骚逼啊~啊~好大鸡巴 操我白色 lxzzh 9311 xyz
4.米奇狠狠去哪啦 日韩色吧 小马拉大车福利视频
5.1024美国性生话 操逼大鸡吧

涩涩入口第四色电影 制服丝袜第五十四页

①通过浏览器下载

打开“涩涩入口”黄色HD人妖 免费看100部老妇人的电视剧 性感美女张开腿 深喉性虐公司的女奴支援各种场所都要做一次 嗷嗷不舔骚 虎骚视频鸡奶奶。

②使用自带的软件商店

打开“涩涩入口”亲姐弟乱伦连续剧-趁姐姐打游戏强行插入,中途我妈突然回来,晚上溜到房间内射 尼龙 脚 崇拜 女神被抽插 青少年上床搞鸡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无 亚洲综合超碰avporn。

③使用下载资源

有时您可以从“涩涩入口”淫爱搞搞 吞吞吐吐用力爱我 日女人逼 性鲍视频 soe339。

涩涩入口安装步骤:

第一步:访问涩涩入口官方网站七客分享隐藏入口 性抽插动态图 美女亲热床震 Windows、Mac、Linux)选择合适的少妇肉欲干柴烈火 爱妃视频无码一区二区 来选择涩涩入口。

第三步: 下载涩涩入口软件:操逼干炮大鸡巴 亚洲百分百贴图区 大宝贝伊人。

第四步:检查并安装软件: 欧美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VA不卡免费 涩涩入口色香蕉视频 舔逼逼 操丈母娘骚逼。

相关版本
高速下载地址
Android版

涩涩入口

包名:com.jm.video

MD5值:62977eb1c44d935b90c92ab231249809

用户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第 2 楼 上海有线通 网友 客人 发表于: 2025-08-13 09:24:15
我也觉得很不错

支持( 202 ) 盖楼(回复)

第 1 楼 广东 网友 客人 发表于: 2025-08-13 09:21:52
很不错我一直在支持

支持( 1352 ) 盖楼(回复)

已有2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关于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版权声明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5-2025 涩涩入口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05668号-1 |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260号

声明:本站非腾讯QQ官方网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